初夏的牛城大地,花團錦簇,瓜果飄香。在新近落成的晶牛集團辦公樓院內廣場,彩旗招展,數百晶牛員工身著藍色工裝,心中裝滿喜悅,齊聚晶牛廣場,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領導、新聞媒體的朋友以及參與微晶實驗的功臣們一起參加慶祝晶牛壓延微晶生產線誕生20周年和固廢再利用微晶產業28年鑄連接貫通紀念活動。此次紀念活動以“用毛澤東思想引領三晶世界,用創新新材料開啟未來”為主題,回顧晶牛28年鍥而不舍刻苦攻關的崢嶸歲月,開啟微晶新時代造福人類的新征程。
5月18日上午9點28分,紀念研發壓延微晶生產線誕生20周年慶典活動,在公司之歌《晶牛頌》聲中拉開序幕。集團黨委書記王群英主持,總經理李冬貴致辭。出席慶典活動的嘉賓有:中國硅酸鹽學會工程技術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蔣永富、河北省建材協會會長李懷江、河北省企業家協會榮譽會長王永忠、河北省建設投資集團公司吳貴杰、省協會辦公室主任張永鑫、金隅集團太行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晶、晶牛集團參與微晶攻關實驗的功臣代表、集團領導、技人員、員工代表等數百人。
歲月如梭,28年前晶牛在微晶玻璃的研制攻關過程中,引入毛澤東主席倡導的“兩參一改三結合”的工業企業管理思想,組成了由集團領導掛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一線工人參加的微晶攻關指揮部。充分發揮了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分析、論證的主力軍作用,一線職工精心操作、創造性工作及局部設計改造的基礎性作用,領導干部統攬全局、深入一線、果斷決策的關鍵性作用。三個作用融為一體、互相促進,相互補充,形成巨大的系統能量,保證了攻關任務的完成。在歷經8年攻關于1999年5月18日,敢為天下先、勇“啃”科技硬骨頭的晶牛人,終于攻克了一個近于“哥德巴赫猜想”般的科技難題,研發的壓延工業微晶終于在晶牛橫空出世。同年10月14日通過專家鑒定,時任國家建材局局長的張人為親自參加了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的晶牛壓延微晶玻璃鑒定會,稱之為“晶牛研發的壓延微晶玻璃,將給我國的建筑材料開辟一個新的領域。”有了研發壓延微晶的成功,晶牛集團根據國家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關于晶牛微晶在建材行業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指導精神,又先后開發出了晶牛玉、“四耐微晶”。晶牛“三晶”產品,現已廣泛應用于煤炭、鋼鐵、化工、電力、造紙、建材、醫療、軍工等十大行業,創造出了上千億元的經濟效益。“四耐微晶”應用在水泥行業的煙室、篦冷機、預熱器、下料管、磨機內襯、脫硝器內襯、筒倉內襯等部位,解決了水泥行業百年來難以逾越的在高溫情況下的耐磨、耐腐等難題,打開了水泥生產中的12大瓶頸,在晉、冀、魯、豫、皖、陜等六省市多家企業得到穩定使用的基礎上。近期,貴桂渝三省的水泥企業率先啟動,在各自所困惑的難關上裝備了微晶,使微晶在新領域使用上有了重大突破。晶牛28年的科技創新不僅獲得18項國家發明專利和使用新型專利,還擁有225項專有技術,為國家制定了《工業用微晶板材標準》、《低膨脹透明微晶玻璃標準》、《鋼筋混凝土筒倉設計標準》三部建材行業標準和一部國家《工業用微晶板材安裝工程技術規范》。2016年《含Cf鋼渣制備微晶玻璃》和《超蝕高耐磨微晶》兩個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逐漸形成了工業微晶產業鏈。
晶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長林在紀念大會上的主旨報告中,談起企業發展史和研制微晶過程時說,晶牛運用毛澤東鞍鋼憲法工業創新思想研制了微晶產業鏈,從1991年認識微晶開始研發到達產達標、申報專利、市場攻關應用、編制國家產品標準、編制國家使用規范,再到今天微晶產業鏈的搭接貫通,已走過了28年的艱辛歷程,再現了晶牛集團艱苦創業的整個歷程。王長林在總結晶牛微晶研發經驗時說,科技攻關需要整合東、西方科技文明與社會文明的成果;需要有哲學的指導、科技的技術支撐、各類技術隊伍的支撐、經濟資金的保證;需要企業有足夠的韌勁,要有“一個戰役,兩條戰線”的可持續發展格局;要有短線的經濟支撐和長線技術成果的拓展;需要有企業、市場和政府三方的合作努力,才能完成屬于人類的社會變革。
會上,河北省建材協會會長李懷江代表協會對晶牛28年來靠創新驅動發展所取到的成就表示祝賀,向奮斗在科研、生產、市場一線的晶牛員工表示感謝,尤其是獲悉晶牛研發的“四耐”微晶近年來廣泛用于水泥生產設備上,破解了水泥行業的12大瓶頸,為建材行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希望晶牛以此為契機,再接再厲,靠科技創新求發展,爭取在新領域有新的發展,為人類文明作出晶牛應有的貢獻!
隨后,中國硅酸鹽學會工程技術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永富就如何與晶牛開展合作,發揮好協會的作用,將“四耐”微晶向更多的水泥企業推介提出了很好的建議。
會上,晶牛董事局副主席、晶牛設計院院長王占英向社會發布晶牛4項新成果。硅酸鹽學會工程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蔣永富與晶牛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李群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