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牛集團航天微晶整體下料管在海螺水泥率先投運
中國建材報網2020-05-08 14:39:33
隨著“四耐”微晶產品在水泥行業的廣泛應用,業界對晶牛微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牛集團)的微晶系列產品給予了更大關注。為適應水泥行業轉型升級,2020年春節期間,晶牛集團又成功研制出航天微晶整體下料管,并在安徽海螺集團率先使用,為水泥企業轉型升級、提產降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支撐。
多年來,水泥預熱器下料管內襯大多采用耐磨澆注料。耐磨澆注料壁厚100mm~150mm,密實度小、表面粗糙,極易出現結皮、掛料及堵料現象。下料管內襯要長時間經受1000℃-1200℃以上高溫氣體及高溫物料的沖刷,并且高溫運行工況使水泥下料管內壁起皮結層造成堵料,嚴重影響了水泥窯系統的熱工穩定,對產品質量也造成了一定影響。而且,一線操作人員需采取每20分鐘一次放炮崩渣,或者用水槍擊渣,每班還需多次人工持鏟清理結皮,嚴重時會出現全線停窯處理堵塞事故,對企業效益造成了極大影響。人工清理結皮的方式,屬于高溫、高危作業,人工清理頻繁,每班清理三四次,不但勞動強度大、操作繁瑣,而且極易發生員工燒燙傷事故。

3年前,晶牛集團開發出“四耐”微晶下料管解決了上述問題,經過3年時間國內100多條水泥生產線的應用需求反饋,2019年12月,晶牛集團對一代微晶下料管做了進一步的結構優化升級,將集團研發的熱不漲、冷不縮、可透光、可透視并耐千度高溫的世界首創的低膨脹航天微晶玻璃嫁接到下料管上,推出了具有可耐高溫、可控窯內正負壓力的多項功能航天微晶整體下料管(以下簡稱新型下料管)。
據國家硅酸鹽學會工程技術分會專家現場考察后認定,新型下料管是結合水泥行業生產工藝現狀進行創新研發的。新型下料管較之過去的傳統下料管具備多個特點和優勢。一是整個水泥下料管內壁抗結皮、防堵塞效果更為突出。二是新型下料管中裝備了晶牛集團獨創的浮法航天透明微晶玻璃,可在不打開下料管觀察孔的情況下觀察工況流程,對下料管內側進行180度可視觀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壓縮了水、電、機械運行成本,提高了現場操作安全保障系數。三是新型下料管裝備了可控溫度熱電偶,巡視員現場即可操作觀察管內溫度,不用再去中控室調出相應時段的溫度參數來調整工藝參數。四是新型下料管內襯由多個微晶內襯管組成,微晶內襯下料管由碳化硅與氮化硅等特殊原料燒制而成,燒成溫度為1300℃-1600℃,具有耐高溫、耐沖擊、耐磨、耐腐蝕、膨脹系數小的特性,解決了在高溫狀態下,下料管內襯與水泥配合料反應而結皮的技術難題,微晶下料管與連接下料管的上下法蘭之間,以及整個內襯,表面光滑,不掛料。五是現場安裝更加簡便,節省三分之二的工時與人工。新型下料管的微晶內襯,每層內襯管一般布有多個不銹鋼螺栓,螺栓平均分布在管中部,且新型下料管的微晶內襯與下料管外殼之間有特殊保溫材料,保證了節能效果。

據晶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長林介紹,按照一年前晶牛集團一代微晶下料管在涿鹿金隅水泥的應用效果和外部溫度下降的幅度推測,當前在一代微晶下料管基礎上創新研發的新型下料管,可使下料管的外部溫度降至90攝氏度左右,節省了大量能耗,壓縮了人工操作成本,穩定了工藝指標,提高了產品質量。據專業人士測算,1條日產5000噸水泥生產線應用新型下料管后,僅節能、提效、減少人工費用年可增產降耗達100萬余元。
前不久,晶牛集團研發的新型下料管已在海螺集團率先應用。晶牛集團與海螺集團兩家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熱線溝通,緊密配合,克服了疫情帶來的諸多不便,齊心協力將這一高新產品迅速裝備在了水泥生產線上,4月份正式投入運行。王長林表示,下階段,晶牛集團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新型下料管。相信此新型材料在水泥企業的成功應用,對全國水泥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工藝質量將起到革命性的引領和示范意義,并為國內水泥行業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中國建材報記者:蒙華 通訊員:張慧華 谷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