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時刻,晶牛集團以科技創新助力水泥轉升
作者:許強 谷永生?|?來源:企業家日報?|?發布時間:2021-01-23 12:11?|?瀏覽量:
戰疫時刻,晶牛集團以科技創新助力水泥轉升
伴隨著新年伊始的陽光,晶牛微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牛集團)為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公司兩條5000噸級生產線“量身定做”的三十米長整體微晶五級下料管下線裝車,運往正在等待安裝的水泥生產線現場。這是晶牛集團在開好局、起好步的當口,落實與水泥行業達成的多點布局、分而治之破解高溫生產結皮難題后又一成果,開啟了科技助力水泥轉升新模式。
據考證,水泥燒成系統的預熱器和分解爐椎體、四級和五級下料管、縮口和煙氣室,會經常發生結皮甚至堵塞情況,嚴重地影響水泥的生產穩定運行。高溫結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材料中的揮發性的有害成分,隨溫度升高揮發物富集循環,產生的氯化堿(RCl)和硫酸堿(R2SO4)等低共熔化合物,包裹部分生料附著在煙室內壁、最低兩級預熱器錐體和下料管內壁上形成了結皮,大量的結皮附著勢必造成管內流通截面減少,影響工藝流程通風,嚴重時結皮脫落堵住錐體及下料管部位,影響回轉窯的正常運轉,給企業帶來較大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
五年前,遵照中國建材聯合會老會長喬龍德考察晶牛集團時提出“晶牛微晶應在水泥、玻璃兩個二代的升級突破中有所作為”的指示精神,集中多方力量研發出的能夠滿足水泥行業特殊需要的耐磨、耐腐、耐高溫、耐沖擊的“四耐”工業微晶,由晶牛集團主導編制的相關國家標準、施工規范也已陸續實施。隨后,贊皇金隅、邯鄲金隅太行、邢臺金隅詠寧、金隅鼎鑫等水泥生產企業的五位董事長相約來到晶牛集團,與晶牛集團領導、設計院院長共同商討“四耐”工業微晶在水泥生產中的應用和如何破解高溫生產結皮難題的系統方案,并達成多點布局、分而治之的戰略合作共識。對水泥生產的磨機、煙室、下料管、鵝頸管、分解爐、篦冷機、高溫閘板、縮口等關鍵部位的裝備進行改造,采用晶牛集團研發的“四耐”工業微晶板材做內襯,進行多部位改造,取得了抗結皮、不棚倉保工藝穩定的可喜效果,在生產工藝十二個主要環節上均達到了預期目的。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底晶牛“四耐”微晶已裝備了全國20多個省份近300條水泥生產線。晶牛集團不斷從已裝備的300條生產線上發現有重復浪費的弊端,尤其是下料管的連接部位和訂采安裝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水泥生產的急需。晶牛集團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時研發出整體微晶下料管在中建材集團、海螺水泥集團先應用,整體縮口也隨機應允而生,遠程指導安裝設備的使用都受到水泥行業的青睞。同時更加堅定了晶牛集團研發水泥生產整體裝備的設想和信心,根據三年來為水泥行業提供裝備的經驗規律、數據分析,將不同窯型、廠家需求,精心設計出組裝式整體微晶下料管,將其經過不同方式的組合來構成不同的產品,以解決產品品種、規格與設計制造周期、成本之間的矛盾,例如將微晶下料管制成φ600、φ700、φ800、φ900毫米等不同尺寸的系列產品,以滿足水泥生產線的需求,雖性能、規格或結構不同卻能互換,使其連接口達到標準化、通用化、組合化的程度。
為使整體下料管更具節能效果,該集團還將獨具晶牛特色的微晶內裝料,納米級保溫材料取代了傳統的搗打料,采用浮法航天微晶玻璃做觀察孔,既保溫又能在不打開觀察口的情況下清晰地觀察窯爐情況。整體微晶下料管接口、彎頭都是按標準化設計,安裝起來非常簡便,一套30米長的五級下料管從吊裝到緊固完成僅用了不到48小時完成,采用晶牛集團整體微晶下料管使得水泥燒成工藝系統日臻完善,受到國家硅酸鹽學會水泥行業的稱贊。
這一改造的下料管大大縮減了安裝時間;這一改造的下料管再不用人工泛泛去清潔皮危險作業了;這一改造的下料管外皮溫度整整下降了100攝氏度;這一改造的下料管操作工再不用常常開爐門察看生產運行情況了;這一改造的下料管使得燒成系統的風流和料流運行更加穩定,大幅度提高了燒成系統的可靠性和熱能利用率。晶牛集團新的整體微晶下料管投運不僅節能效果可觀,而且可保證穩定生產和員工人身安全。至此,晶牛集團邁出了開局之年助力水泥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